“十四五”时期是学校深化转制改革,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强化内涵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学校与地方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效能的关键时期。根据《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宿迁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主要成绩
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十三五”科研与社会服务规划,以服务地方发展和学校内涵建设为导向,以培育和打造科研创新团队与科研平台为抓手,以提升科研水平与服务社会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创新环境,全力推进校地企合作,促进科研创新与服务地方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1.项目成果量质提升,高水平项目成果实现突破
学校共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73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8项。教师出版教材、专著37部;发表论文2363篇,其中被SCI、EI、CPCI、SSCI、A&HCI、CSSCI以及中文核心等期刊收录论文571篇。获授权专利723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80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
2.团队平台建设富有成效,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宿迁方言与西楚文化资源的整理与保护研究”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遴选培育“宿迁学院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科研创新团队”等8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获批“江苏省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了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建成“宿迁市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8个校级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在培育周期内共获得18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
3.学术交流广泛开展,学术氛围日益浓厚
配合宿迁市人民政府先后接待国(境)外友好访问团组26批近400人次,协同完成了“中国(宿迁)印度文化周”“中德青年交流计划”“赴日交流员”选派工作。举办“宿迁市‘AI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科技报告会”“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高层论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运河与宿迁文化’主题沙龙”等高水平学术会议,进一步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
4.校地合作深入推进,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学校以平台为载体,以团队为抓手,先后与宿城区人民政府和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宿迁精诚模具有限公司、江苏省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5家单位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30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企业成功申报省科技副总6人,科研到账经费超过1000万元。
5.科研制度逐步完善,科研环境不断优化
制(修)订《宿迁学院纵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宿迁学院横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宿迁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宿迁学院专利管理办法》《宿迁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宿迁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宿迁学院科研失信行为认定与处理办法》《宿迁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宿迁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9项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能力水平仍需提高。教师中能够追踪国际前沿、承担高级别项目、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领军人才较少,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研究团队不多,学术研究梯队建设相对滞后。由于缺乏领军人物,部分教师科研动力不足,且跨学科、跨领域、多层次合作不够,在高级别项目申报能力上存在短板。
2.科研成果质量仍需提升。学校当前的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少;高级别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偏少;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服务地方能力仍需增强。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机制尚需完善,服务模式尚未成熟。缺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一些全局性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实证研究,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有待提高。有代表性的社会服务成果不多,科研服务地方的能量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4.科研教学融合仍需深化。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科前沿知识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科学研究方法转化为课程教学方法、吸纳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团队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抓住难得机遇、顶住各种挑战、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五年。其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新形势为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带来了新机遇。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学校发挥工科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制造业体系拓展了空间;高等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发展方式从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发展环境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为学校强化科研特色,提升科研水平,打造科研核心竞争力明确了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入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完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改革科技评价方式,优化鼓励创新创造的激励政策,为科研工作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保障。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要顺应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总体发展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应用技术型办学定位和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三联三融”为路径,以“十大星火计划”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进宿迁、融入宿迁、服务宿迁,主动策应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全面服务学校和宿迁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经过“十四五”发展,学校科研工作增量提质,科研服务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科研项目。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达到20项以上,省部级项目立项数稳步增长,达40项以上。
——科研成果。SCI、SSCI、CSSCI、中文核心等高水平期刊收录学术论文数量达到80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译著40部以上;力争市级以上领导签批社科类成果20项以上。
——科研经费。各类科研到账经费达到1亿元以上,师均科研经费超过4万元。
——科研队伍。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培育3-4个学科支撑力强、结构合理、成果突出、影响较大的科研团队,新增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2-3个。
——科研平台。建成省、市、校三级科研平台体系,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0个以上。
——社会服务。建成宿迁发展研究院、宿迁乡村振兴研究院等10个以上智库;每年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10人以上;力争每年完成智库咨询类研究项目3-5个,获得市级及以上政府领导批示2-3个。实现专利授权1000项。
——学术交流。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15次以上,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100人次以上。
——科研管理。完善科研评价管理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核心,开放多元长效的科研管理评价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引育并举,汇聚大团队
面向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建设一批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综合实力突出的科研创新团队。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与人事处强化合作,积极推进领军人才、学术骨干、青年后备三个层次的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从现有的高层次人才中遴选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良好科研基础的教师作为团队带头人;借力苏州大学等兄弟高校,柔性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作为团队带头人,为分级分类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做好准备。
2.推进科研团队建设。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推进现有“宿迁方言与西楚文化资源的整理与保护研究团队”等省级和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打造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围绕宿迁市“6+3+X”产业体系,以激光装备、畜禽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家电、大数据+、膜材料、酿造(酒)、有机新材料、绿色建材、高端家具、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链为重点,遴选大数据协同创新团队、智能建造团队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凝练团队研究方向,开展学科交叉合作研究,为申报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打好基础。
3.完善团队支持政策。完善校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制度,加大经费资助和业务指导力度,增加动态考核评价和优秀奖励强度,着力推动各级各类科研创新团队做大做强做优做出特色。
(二)创新协同,构建大平台
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新型科研工作体系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研平台协同创新能力,实现平台、人才、项目、服务一体化发展。
1.深入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完成江苏省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家禽智慧养殖与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研究院宿迁分院、宿台融合发展研究中心、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建设任务,同时积极培育校级科研平台申报新的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加强宿迁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依据《宿迁市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修订《宿迁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管理办法》,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科、科技和人才优势,统筹校内优质创新资源,引导科研为主型教师到研究院专职开展科技服务,努力提升研究院内涵建设水平,力争将研究院打造成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特色品牌。
2.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宿迁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宿迁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宿迁市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宿迁市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工程技术中心、宿迁学院工程抗震技术研究中心、宿迁学院生物数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深化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遵循问题导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与企业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建设实验室,承担研究课题,开展学术研讨,促进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3.加强新型特色智库建设。按照“立足宿迁做学问,服务宿迁出成果”的思路,抓住高校智库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发挥我校应用对策研究优势,探索智库建设有效模式。围绕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重大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遴选、组建智库建设团队,着重开展事关宿迁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4.完善科研平台评价机制。赋予科研平台更多的发展自主权,增强平台汇聚高端人才、承接重大任务、产出原创成果的能力。完善科研平台管理制度,健全科研平台考核评价体系,统筹设计科研平台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引入第三方参与评价,提升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建立与绩效评价相适应的平台支持政策,推动科研平台提档升级。
(三)集中攻关,争取大项目
引导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做好科研发展规划,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和关键问题,精准培育,集中攻关,力争国家级项目取得新突破。
1.坚持需求问题导向。引导科研团队、科研平台着眼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课题,充分利用现有学科优势和科研力量,推动跨学科、跨领域交叉研究,形成研究特色。
2.创新项目组织模式。认真研究分析近年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申报情况,为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提供情报支持。组织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动员会议,邀请校内外专家作项目申报辅导报告,集中校内外优势资源,有组织推进项目联合攻关,协同合作,确保项目选题和申报书的质量水平,提升国家级、省级等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3.设立项目培育基金。将高级别项目和成果奖申报纳入校级培育计划,设立高级别项目和成果奖培育基金,遴选一批研究能力强、人员结构优、发展潜力大的科研团队拟定研究计划,协调研究力量,开展研究公关,为成功申报国家级等高级别项目和成果奖做好前期准备。
(四)服务宿迁,产出大成果
把宿迁作为第一服务面向,深入推进“三联三融”,实施“十大星火计划”,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校地企合作,走进宿迁、融入宿迁、服务宿迁,在服务中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产出标志性成果。
1.寻求校地战略互动。与宿迁市科技局等单位建立共商机制,定期对接会商重大科技合作事宜,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工作落地落实;主动对接“三县两区”和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宿迁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区,积极寻求合作共建。聚焦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着重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政策依据、决策参考、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强化与宿迁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探索智库式社会服务有效模式。
2.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聚焦宿迁“6+3+X”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现实需求,组织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对接洋河股份、京东集团、斯迪克新材料等在宿大中型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届次化组织校企产学研对接活动;每年选聘一定数量博士、教授到宿迁本地高科技企业挂职科技副总,同时,遴选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兼职任教,密切学校和产业、企业联系,催生技术合作,产出创新成果,促进校企高质量发展。
(五)开放融合,开展大交流
认真落实《苏州大学.宿迁学院对口援建协议》,主动对接苏州大学科研管理部门,借助苏州大学科研力量,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推进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交流合作,以更广阔视野推动学校科研开放发展;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积极举办高层次、跨学科、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和理论热点的全国性、国际性高端学术研讨会;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到重要学术机构任职,提升学术影响力,增强话语权。鼓励支持二级学院举办不同层次类型学术交流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实施院部科研与社会服务目标考核,完善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推进科研资源与管理重心下移,激发教师科研潜力和动力。坚持科研分类评价,对不同项目、不同成果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坚持开放多元及长效评价,注重发挥同行专家评议和第三方评价的作用,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创新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探索实施个人代表作、学科标志性成果和精品力作评价制度。
(二)加大资源投入力度
完善科研与社会服务奖励制度,建立多层次、全覆盖、重实效的奖励体系;完善校内科研平台、团队及项目经费资助管理办法,探索差别化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成效;设置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专项经费,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推动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工作开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与学校发展同比增长;加强经费的监督与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三)提升科研服务水平
强化科研信息收集与传递,及时发布科研相关信息,准确解释国家政策和文件精神;提升项目全过程服务能力,为教师提供从立项申报、项目实施、预算执行、结题验收、成果保护及推广应用的全方位科研咨询服务;提高科研服务信息化水平,完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涵盖科研管理相关的项目、人员、经费等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机制,实现校内科研管理实施过程及科研成果的动态监管,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四)营造科研诚信环境
着力构建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学术民主、学术诚信的良好学术环境,引导教师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潜心治学,自觉抵制浮躁风气和行为;倡导学术创新,鼓励提出新观点、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坚持学术民主,营造兼容并包、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坚持道德自律和制度规范并举,着力构建集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